汉末三国诸强战略(4)小霸王与《江都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6 07:28:45
公元191年,孙坚在征讨刘表时死了,而作为孙坚最大投资方的袁术还活着。袁术对孙坚旧部进行了改革重组。任免孙坚妻舅吴景为丹阳太守,孙坚侄子孙贲为都尉。从此开始了袁术的徐扬豫征伐之路。(详情见此系列之(3)袁术与孙坚的孤勇)
孙坚的嫡子孙策,时年16岁,带着父亲尸身前往曲阿下葬。随后举家迁往徐州江都暂居守孝。而本篇内容由此展开。

孙坚字文台,与妻吴氏生四男一女。策权翊匡,女儿就是演义所称孙尚香。
搬家少侠孙伯符
孙坚是一个挺传奇的人。年轻时以为人狡猾凶狠著称,为此吴夫人家里对此婚姻非常不满。后来孙坚从戎以后四处征战,基本也是有家难回。
于是孙家长子孙策便早早练就了两种能力。第一持家,重视家人,俗话讲就是“懂事儿”。第二沟通,善于结交,今天的话就叫“社牛”。
因为孙坚征战的关系,打小孙策家就经常搬家,十几岁时就搬离了家乡吴郡,在庐江舒县居住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年少的孙策遇到了年少的周瑜,结成“总角之交”,孙郎与周郎这个著名CP就诞生了。同时孙策还在舒县结了个仇家,那就是陆康的吴郡陆氏,原因可能是当时的陆家家主陆康瞧不上孙家,孙策上门时,仅派主簿代为接见,这让小小年纪的孙策铭记了这份屈辱,这为陆家的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你可能会说,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孙策不会心胸这么小。
汉代那时候混江湖不是义字当先,而是讲究一个“侠”字。这个侠不是金庸笔下的为国为民的大侠,而是恩怨分明的一种精神,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侠就是以眼还眼,锱铢必较。这种精神在刘备、法正等人的记载中也多有体现,古人的态度是赞扬报仇的,甚至董仲舒学派的春秋决狱也是支持复仇无罪论的。
我们可以复盘一下。孙策到舒县应该不会太小,所以大概应该在185—190之间。这期间孙坚征讨黄巾军(184)有功,又跟随太尉张温讨打北宫伯玉(186),后长沙人区星造反,孙坚出任长沙太守(187),封乌程侯。孙策一家为什么离开老家富春不得而知,但为什么去舒县却有迹可循。《吴录》记载,在孙坚当长沙太守期间,曾经救过陆康的一个当县令的侄子!时值乱世,叛乱还未平定,孙家举家迁长沙是不太可能,舒县是庐江郡治所在,而陆康又是庐江太守。因此孙家就是去找陆家的!
谁也没想到,最后因为礼节怠慢,孙陆两家结了仇,反而孙家和周家攀上了关系。
孙坚北上讨伐董卓,孙策再次搬家。
孙策带着妇孺投奔爸爸孙坚,结果被袁术扣为了人质。孙坚讨伐刘表时,孙氏兄弟就和袁术在一起。
孙坚死,孙策一家带着孙坚尸体返回吴郡。落叶归根是中国传统,但是有意思的是,孙坚富春人,妻家钱塘人,孙坚被封乌程侯,这三个县都是吴郡的,可偏偏选了个吴郡曲阿县。这就很离谱!
有人分析当时孙家已经和许贡盛宪等人交恶,因此老家回不去。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太靠谱,因为从时间上看吴郡太守是盛宪而不是迫害盛宪的许贡。而盛宪是个名声极好的名士,绝人伦的这种事他恐怕不屑去做,何况孙家和他之前和之后都没仇怨。
只能说下葬曲阿是个迷。兴许孙坚生前在曲阿发现一个风水宝地,也不一定。再有一个可能,曲阿曾是丹阳太守吴景(孙策舅舅)的驻地,生前孙家仇家多,有人看着会比较安全。
总之,在曲阿没住多久,孙策举家又迁往了徐州江都。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奠定东吴基业
守孝人与服丧者
孙坚下葬后一段时间,孙策因不明原因带着家人转移到了长江对岸,徐州广陵郡江都县。
为什么选在江都?又是个悬案。
不过也不是没有线索。广陵名人是有的,其中就有孙坚曾经的大上司臧旻。臧旻是臧洪之父曾任扬州刺史带着孙坚等人讨伐妖贼许昌(人名,也有写许昭)。但臧家是射阳县。当时的广陵太守张超去参加酸枣会盟了,治理广陵的是袁绥,从姓上看与袁术可能存在某些关系。可广陵治所在广陵县,不在江都县。
那么只剩一个可能的理由了——拜师。
孙坚一世英名,但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文化”,因此被吴郡士族所轻。孙策想要有一番作为,父亲却又早逝,以陆家为代表的世家排斥自己的当下,只能去寻求他途。
此时一位学贯《易经》《欧阳尚书》《韩诗》《礼记》《左氏春秋》的大儒正在江都守孝,躲避朝廷征辟。于是乎,同样在守孝的孙策便厚着脸皮上门叨扰,反复纠缠。
试想,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披麻戴孝,清晨打开自己的家门,却见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等在门口,披麻戴孝。男人疯狂的回想这是哪家的亲戚,甚至可能会想自己这一生是否行端体直、有无墙外留香?
守孝人与服丧者,诡异到灵异的初见……

张纮字子纲,徐州广陵人,汉末大儒,文学家,书法家
《江都对》奠定江东基业
(孙)策数诣纮,咨(张纮)以世务
张纮年龄都可以当孙策的爹,一个儿孙辈反复上门,只可能是讨教学问。可能两人都新失亲人心有戚戚,也或者守孝实在无聊,张纮也算善待孙策,起码没说闭门不见。
可有意思的是,孙策似乎志不在学。
“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阳,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藩。君以为何如?”——by孙策,年十七
如此看,孙策的确非常之人,今天的大多数人在十六七岁的年纪想的都是谈恋爱、玩游戏。或许穷人孩子早当家,孙策已经关注天下大事考虑未来发展,梦想成为朝廷外藩了。
“天下大乱,父亲被害,我想加入袁术的公司,收回父亲的遗产,以吴郡会稽做据点,向荆州复仇,成为朝廷地方大员。您觉得如何?”
从这段自我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孙坚的影子以及孙策自己任侠的性格。说白了就是要回父亲遗产,为父亲报仇,成就一番功业。
孙策对张纮可以说是坦诚相待,托出了盘算。但张纮毕竟年长,心理盔甲更厚,如此回应:
“我没什么本事志向,又在守丧之中,没啥好建议。”
显然张纮在敷衍孙策。将心比心,作为一个文化人,面对对一个没啥文化的儿子辈的人,的确很难提起聊正事儿的动力。
“君高名播越,远近怀归。今日事计,决之于君,何得不纡虑启告,副其高山之望?若微志得展,血仇得报,此乃君之勋力,策心所望也。”
这里不得不说,孙策还是有点文化的,单就一个“高山之望”(高山仰止)就能说明问题。可能动用了所有脑细胞去找修辞,孙策说完,涕泪横流。
(孙策)涕泣横流,颜色不变。(张)纮见策忠壮内发,辞令慷慨,感其志言。
张纮终于打开话匣子:
“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阳,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总结一下就是:格局小了!
其一,认为孙策割据江东的报仇想法格局太小,要干就要将荆州扬州统一!
其二,认为孙策成为外藩的目标太小,要干就要效法齐桓公晋文公!
从吴会二郡扩展到荆扬二州,从外藩提高到霸业。孙策整个战略一下子都升华了。
如果你认为张纮只会吹牛皮,那就错了,他还要“入股”。用今天的话这么翻译:
“眼下经济形势不好,我们有钱也没地方放,假如你能在江东上市,我会连带友方资本满仓持有。”

袁术字公路,孙坚死后向东扩张,与昔日盟友陶谦关系恶化
江东小霸王的崛起
成功的人总有些共同点,比如以终为始。明确自己要什么之后,都会不顾一切达成。孙策显然就有这个天赋。
孙策把母亲和弟弟们托付给张纮后,毅然决然前去投奔袁术。那年他十八岁。
袁术对这个故人之子,不可谓坏,手下的张勋等叫的上名的将领都和这个毛头小子关系很好。如果孙策被提防排挤,众人一定也会对他避之不及。
但是孙策在袁术军实习的那段时间,正是袁术的上升期,豫州徐州扬州三线开战,起初的盟友陶谦也因为袁术入侵丹阳和自封徐州伯而交恶。于是孙策又被迫搬了次家,将家人搬到曲阿,交给舅舅吴景保护。至于丹阳太守吴景为什么会在吴郡曲阿,这的确也是个问题,事实上丹阳太守吴景自打孙坚下葬(191)到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将其赶走(194),吴景一直在曲阿。
实习一段时间孙策证明了价值,袁术却舍不得归还孙坚旧部。于是他让孙策自己去找舅舅募兵。
孙策在舅舅帮助下拉起来一支几百人部队,并找当地山贼练了练手,手感还行。回到袁术麾下,袁术还了一千多人。之后袁术就不地道了,经常出尔反尔。因为庐江太守陆康拒绝提供军粮,于是袁术以庐江太守之位为饵,让孙策跟陆康玩命。当孙策拿回陆康人头,袁术又翻脸不认账(让一个20不到的小伙子当太守,的确有点让袁术有点难办)。由此,为后来孙策报复袁术埋下了伏笔。
总之,万事开头难。孙策最终还是脱离了袁术控制,195年如《江都对》谋划,从历阳首先攻取了吴郡和会稽郡。此时张纮也履行了诺言,还拉了不少江北名士谋士(如张昭、秦松、陈端等)加入,这些北人成为孙策团队最初的骨干力量。
197年,袁术称帝,孙策顺势和袁术决裂,结交朝廷(曹操)。开始西进丹阳郡。
198年赶走袁术委任的丹阳太守袁胤,并收服自封丹阳太守的太史慈。袁术手底下当居巢长的周瑜也跳槽加入了孙策团队。此时扬州六郡已控制三个。
同年,二十四岁的孙策通过上供朝廷(曹操),获封讨逆将军,吴侯。汉末最年轻的郡侯!
公元199年,袁术病死,树倒猢狲散,势力被曹操、孙策、刘勋(袁术册封的庐江太守)瓜分,其中刘勋获利最多。孙策调虎离山,偷袭庐江太守刘勋。同时继续西进江夏,先是击败了救援刘勋(也可能是抢庐江)的黄射(黄祖之子),而后在沙羡彻底击败黄祖主力,俘获其妻妾子女七人。算是履行了报仇承诺,只是还未成功。
庐江郡夺下来后,公元200年,南下豫章郡,扬州刺史刘繇临阵病逝,豫章太守华歆投降。至此,江东基业已成,扬州六郡得其五(除九江郡)。按战略规划,下一步就是和荆州决一死战了。

刘勋字子台,青州琅琊人,曾经当过沛国地方官与曹操有旧。孙策杀陆康,袁术以刘勋为庐江太守
大业未成身先死
公元200年,最大的新闻就是官渡之战的爆发。
当时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袁曹要决战,但在决战之前,双方的谋划可能都已经数年之久,外交纵横,遍布天下。
孙策基本统一扬州后,曹操对其评价是“不可与争锋”。
曹操比孙策大整整20岁,如果放任孙策发展,就算熬也能熬死曹操。为了稳住孙策,曹操将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同时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明为征召,实际是人质,孙策果断拒绝了。而孙策的拒绝让曹操也明白了,他有异心!
不过,虽然孙策没把弟弟送去,但张纮还是被曹操征走了(或说孙策送去),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人质(或者一种间谍),作用有点像,孙策军驻曹操军办事处。
原本孙曹的同盟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袁术和刘表。袁术已死,而刘表此时过的其实也不是很好。
首先刘表默认支持袁绍,长沙太守张羡带着荆南四郡为曹操高唱凯歌,于是乎荆州内战爆发。
其次刘表长期与刘焉刘璋父子因边界问题发生武装冲突。
最后江夏“守护神”黄祖刚在沙羡吃了一个大败仗,元气大伤。
按道理讲,如果孙策按照《江都对》,此时是消灭刘表的最佳时机!
然而,可能一连串的胜利让孙策有点飘了、膨胀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张纮不在身边,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孙策竟然密谋趁北方双雄对峙,突袭许昌!
我个人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但问题是偷袭许昌夺取天子后会怎么样?袁曹决战的胜者不会放过他,甚至可能曹操火线投降袁绍联手绞杀孙策。更严峻的是孙策扩张太快了,内部就像个气球,稍有不慎就可能从内爆炸。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赌徒指数爆表!
后来怎么样了?
孙策遇刺,死了……
“以吾观之,(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郭嘉

三国扬州(图源网络)
总角扬名庐江上,弱冠逞威丹阳中。
广陵衰绖赞盛略,济南同好桓文功。
乌骓踏雪定江表,吴勾解带分二乔。
英雄霸业黄粱梦,匹夫复仇五步杀。
相关文章
- 04-21 最新卡牌手游排行榜前十名,火爆的卡牌手游推荐
- 04-21 玩法攻略:宠物进化之路,解锁新形态,展现宠物终极魅力
- 04-21 神之浩劫2延迟高/卡顿/掉帧/丢包的解决办法
- 04-20 《混乱特工》游戏优缺点评价及媒体评分一览分享.
- 04-20 盘点10款高画质Steam武侠游戏,《武林志2》玩家回到明朝当恶霸
- 04-20 法师之耻姜子牙“日暮流”,1秒4000血秒杀后羿伽罗,吊打兰陵王
- 04-20 微软商店怎么下载 xgp微软商店客户端的下载教程来啦
- 04-20 在《流放之路2》中,提高地图爆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04-19 唯一没有克星的英雄,却克制一切T0,出末世增加70%伤害
- 04-19 战网超简单的下载教程来了 战网下载方法及加速器推荐